-
10月3日,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荣膺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以表彰他关于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为什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古人类研究?不少网友表示,“看不懂”“出人意料”。那么,为什么古DNA技术为现代人起源一锤定音 ?如何从远古的遗骸中提取“活”的信息?请专家科普一下!(...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中东的空气质量问题一直被认为沙漠要负主要责任,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中东空气污染中有90%以上的细颗粒物可能来自人类活动。新研究结果挑战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气溶胶(如沙漠尘)是空气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表明中东有必要通过减少排放保护人类健康。
20...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前体如何在动物和人类中产生,而且揭示了它们是如何被人工诱导的。这些成果标志着人类向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疾病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将来有望消除对造血干细胞供体的需求。
模拟胚胎心跳和血液循环的微流体装置。细胞接种通...
-
09-13
前沿探索
“β波纹片”蛋白质结构终获证实
1953年,科学家首次预测了一种名为“β波纹片”的蛋白质结构。约70年后,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室中创建出了这一结构,并使用X射线结晶学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这项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设计并制造出基于波纹片结构...
-
09-13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两颗距离地球仅100光年的新行星,其中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这两颗行星都被称为“超级地球”,分别是LP 890-9b和LP 890-9c。LP 890-9b比地球大约30%,半径超过5200英里(约...
-
09-12
新华社记者
首次组织汽车企业在网络安全博览会上亮相、首次设立量子安全分论坛、授牌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9月5日至11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办。今年活动期间展示了哪些先进技术与前沿应用,如何进一步...
-
09-11
神十四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过中秋!问题来了,航天员在轨吃什么馅的月饼?答案是莲蓉馅。
-
09-05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像海王星和天王星这样的行星内部真的会下“钻石雨”吗?为了找出答案,德国德累斯顿-罗森多夫赫尔姆霍兹中心(HZDR)、罗斯托克大学和法国联邦理工学院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开展了一项新颖的实验,证实了他们早先的观点:在太阳系外...
-
09-03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恐龙时代后最早的大型哺乳动物,生长速度比现代同体型的哺乳动物快一倍,寿命相对更短。这项研究凸显出这些史前动物独特的生活史,有助于解释哺乳动物在恐龙消亡之后如何崛起。
全楞兽艺...
-
08-28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丰富多彩,就反兴奋剂工作来讲,最大的创新点毫无疑问是干血点兴奋剂检测技术首次正式使用。”8月26日,第二届国际反兴奋剂工作专业研讨会上,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主任陈志宇对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