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流程图。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强化了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的能力,使其能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复制人类疾病,有望彻底改变一系列治疗癌症的药物发现过程。
由澳大利亚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WEHI)团队开发的这项技术可激活任何基因,...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减缓甚至阻止免疫细胞的自然衰老——这是衰老的九大标志之一。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一机制可延长免疫系统的寿命,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对治疗癌症和痴呆症等疾病也有临床实用价值。
该研究论文...
-
科技日报记者 李 山
高大、银发、睿智、笑声爽朗,这是71岁的富克斯教授给人留下的印象。近日,在德国明斯特大学纳米技术中心(CeNTech),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得主、德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哈罗德·富克斯(Harald H. Fuchs)教授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从纳米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谈到与中国结缘的点点滴滴,富克斯坦...
-
09-10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世界上最大冰川之一正“岌岌可危”。根据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由于温暖的深水密集地将热量输送到今天的冰架洞穴,并从下方融化冰架,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的思韦茨冰川(也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
-
09-06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据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呼吸学会国际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人工智能(AI)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从人们声音中检测出新冠肺炎感染,它比快速抗原测试更准确(达到89%),且更便宜、快速和易于使用。
新冠肺炎感染通常会...
-
09-06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由日本理研先锋研究中心(CPR)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设计了一种远程控制的半机械蟑螂系统,该系统配备了一个微型无线控制模块,可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尽管有机械装置,但超薄的电子设备和柔性材料允许昆虫自由移动。该成...
-
09-04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过亚叶
9月3日,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装备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正式成立,并将在无锡锡山光电信息产业园设立光电创新技术工作站。这是由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参与搭建的创新合作平台,旨在有效汇聚光电领域...
-
09-03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引发了对储能电池的高需求,但支撑这些可持续性解决方案背后的电池并不总是可持续的。在1日发表于《物质》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美国科学家用一种意想不到材料——蟹壳制造了一种锌电池,其中含有...
-
08-30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在活细胞内,蛋白质和其他分子通常紧密地堆积在一起。这些密集的簇很难成像,因为无法将荧光标记嵌在分子之间而使它们可见。据29日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的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克服...
-
08-29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沙赫人、现存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股骨3D皮质厚度变化图。图片来源:《自然》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报告,科学家对腿部和前臂化石的分析表明,已知最早的人属——乍得沙赫人,在700万年前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