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那么,当代青年的创业偏好是什么,他们在创业路上需要哪些帮助?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青年创业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尝试回答了这些问题。
一些青年在调研中表示,他们有创业的想法,但还没有创业行动。调查发现,“没有足够资金支持”(75.8%)、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62.5%)、缺乏人脉(57.7%)和时机不合适(50.6%)等为暂时没有行动的主要原因, “没找到创业伙伴”(46.9%)和市场前景不明朗(42.7%)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创业需要的条件和支持上,逾八成青年认为创业最需要资金支持(80.4%),在众多需求中占比最高。另外,政策支持(47.0%)、知识和技术(37.6%)等也是选择率较高的选项。
针对一些青年觉得创业难、风险高、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报告建议,对青年的就业促进要端口前移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阶段,让青年学生在踏入职场前就具备基本的职业认知与技能,对职业生涯有合理规划。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增设有趣的创业课程,在校园活动中开展创业大赛等活动。教育管理部门可整合资源,支持学校联合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使青年大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提升职业能力与创业意识。同时可鼓励民营企业家、劳动模范、行业代表等主动承担大学生的创业导师,为青年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
报告还指出,各方应为广大青年提供创业舞台,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吸引广大青年包括青年学生主动进行创业尝试。同时,要涵养和优化创业环境,为不同需求的青年群体提供精准化的创业服务,从而更好地激活青年创新创业的内驱力。
在创业类型上,报告发现,有创业想法的青年倾向于“数实融合”的创业方式,即“互联网+实体”的创业形式,该类型比例超过六成(64.7%),另外,各有一成多青年分别选择互联网创业(16.8%)或实体创业(12.3%)。综合来看,超过八成的青年选择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形式,也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青年创业的主阵地。
调查还显示,青年们更青睐抖音、bilibili、微信公众号,以及淘宝、京东和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提供的就业与创业机会。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催生出新的就业方式和灵活的就业形态,对青年稳就业促创业有较大带动作用。此外,数字经济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对创业人才的培养也有较大影响。报告建议,在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发挥平台经济对于稳就业、促创业的带动作用,最大化地为青年创造更多数字化就业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