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通讯员 陈胜伟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专家来到浙江省象山县先浩家庭农场,给农场负责人送上了新年“科技红包”:新型生物质炭有机肥。这也是该学科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专家希望,新型生物质炭有机肥应用到“红美人”果园后,能够助力农场“红美人”柑橘的生产。

象山县是“红美人”柑橘的种植大县,象山先浩家庭农场总种植面积30亩,主要种植“红美人”柑橘。浙江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专家教授专门前往农场调研,发现农场部分区块的“红美人”柑橘存在生长不良、品质欠佳等问题。结合农场的实际情况,专家对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良方案,希望有助于提升“红美人”在象山区域发展的优势。

和助力“红美人”柑橘生产一样,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林类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农林大学的各个学科专家教授一直都是浙江省农林科研成果推广的主力军。

在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篁岸村的土根家庭农场试验基地,浙江农林大学赵光武教授团队这几年送上的“科技红包”,让“丰收”成了基地的主基调。赵光武这几年带领5位农业硕士,在该基地实施了早熟普通玉米新品种“惠禾6号”高产试验示范项目。经过多年努力,他们选育的早熟普通玉米新品种具有双穗率高、抗倒性强、成熟脱水快和丰产性好等特点,同时表现出高抗大斑病、锈病和穗腐病。

农场负责人余土根表示,早熟普通玉米新品种“惠禾6号”早熟、高产、优质等优点满足生产和市场的迫切需求,有望成为未来大面积推广的主栽玉米品种之一。土根家庭农场从2020年开始试种的“惠禾6号”亩产450公斤,2021年试种亩产550公斤。2022年在赵光武团队的精心指导下,运用宽窄行、重基肥、早施苗肥,追施拔节肥、穗肥、粒肥等栽培技术,试种亩产突破700公斤,比其他玉米品种增产40%左右。

在建德市杨村桥镇五棵松家庭农场,浙江农林大学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根据农场对高品质金线莲培育的需求,为农场送去了仿野生金线莲的“科技红包”:在不同松针基质、不同生长环境下成功突破了仿野生金线莲自然生长期12月龄。此项技术在浙江省金线莲林下栽培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12月龄金线莲有效成分检测各项指标喜人:黄酮达13.54mg/g,多糖含量达197.83mg/g,金线莲苷达22.64mg/g。

据介绍,金线莲为金线莲属、兰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类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黄酮、金线莲苷、多酚和多糖是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月龄对金线莲活性物质的含量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个仿野生金线莲的“科技红包”,为金线莲在不同基质下越冬技术研究,高药效、低成本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研发推广及中药材多样化种植建设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

浙农林大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服务。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先后向全省30个县(市、区)137个乡镇派驻了约700人次的个人科技服务人员,送去大量“科技红包”,推广各类实用技术1200余项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680余场,受培人员达数万人次,对提升农产品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校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既是老师也是科技特派员。我们每一位科技人员都有义务发挥科研优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把‘科技红包’送到基层,助力农林业生产,努力让柑橘口感更好、玉米产量更高、金线莲药效更佳,让农产品品质得到持续提升。”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刘兴泉说。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