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在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有一家有着20余年历史,依托“一园多校”模式,专业服务高校成果转化的国家级园区。它,就是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
经过20余年的积淀,这里孵化了一批上市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估值过10亿元、融资上千万元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一大批有关键技术的骨干企业。
近年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又有了新动作——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造一座“新”园区。
日前,“换新”后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重新组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拟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立志成为湖南“强省会”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1999年,是全国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三所高校启动建设。2001年,其被认定为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20余年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引进孵化企业1550余家,培育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板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规模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
“相比之下,湖南省内部分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我们想充分盘活省属、市属高校科创资源。去年起,我们确立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新的依托高校——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长沙学院,并开始重建创业孵化平台,旨在增强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吴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对此,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实施了不少新举措。
为了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搭建交互式平台,出台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转化,扎实推进科技政策落地。
为规范对接服务流程,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还创新推出了“足不出户”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入孵企业提供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项专业服务。
除了线下服务,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还将服务搬到了线上,搭建了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平台已收到科技园企业在投融资对接、工商财税、涉企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共百余条服务需求信息。
“我们规定,企业通过该平台发布的服务需求,对应部门要在2小时内完成受理,服务机构在24小时内对接企业,处理时限不超过10个工作日,由企业进行服务评价,并将其与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以此提升服务质量。”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李凌荣说。
去年入驻园区的云农服(湖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农服),是一家专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慧农业物联网、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通过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助,他们与该科技园内另一家企业湖南双源优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对方的客户渠道,推广了自己的产品,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连续服务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了100多个示范农场及示范园。
运行良好的云农服想要扩展业务,但又面临规避融资潜在风险的新问题。对此,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对接了专业机构对其提供上门辅导,并通过线上服务平台,陆续为云农服提供法律、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为成果转化插上金融“翅膀”
近年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着力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门槛,针对他们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内不同的用房需求,给予相应的房租补贴。
“我们努力让高校师生实现‘创业无忧’的梦想。”吴勤说。
同时,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还联合湖南省内高校建设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平台,通过线上专利分级分类评审和线下专家论证,筛选出高校高价值、可转化的创新成果,匹配企业需求,破除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初期也存在普遍的“市场失灵”现象。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
李凌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今年,云农服、湖南药维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景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深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4个项目,就已获得了该基金给予的“第一桶金”。同时,为了鼓励高校推荐优质项目,对于该基金投资后获得盈利的优质项目,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其中50%的盈利进行反哺,以专项形式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不会一帆风顺,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也一样。我们将持续跟进执行过程,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聚焦高校合作、成果转化、对外联络、工作推进、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确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吴勤表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还会继续探索未来技术与产业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