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综合外媒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上7时14分,在人类对行星防御的第一次测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成功撞向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NASA的DART航天器和意大利航天局的LICIACube(艺术构想图)。 图片来源:NASA官网
在距离地球1100...
-
抗肺炎微型机器人的彩色SEM图像,该微型机器人由覆盖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棕色)的藻类细胞(绿色)制成。纳米粒子含有抗生素并涂有中性粒细胞膜。图片来源:《自然·材料》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已开发出抗肺炎微型机器人,它可在肺部四处游动,提供药物并用于清除危及生命的细...
-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吴立峰
数字智慧气象赋能防灾减灾,5G+工业互联网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区域实现全场景智慧教育,盘活数据生产要素为医疗健康服务……
9月15日,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在宁夏银川启幕。“数字赋能”典型场景分论坛上,业内专家分享了算力产业的诸多应用,展望广阔未来。
数算时代,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场景...
-
09-15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在人体逐渐衰老过程中,服用维生素是否有助于防止认知能力下降?根据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与波士顿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合作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可能会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而每天服用可可提取物补充剂...
-
09-15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德国慕尼黑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黑洞理论上应该能够拥有漩涡结构。这项研究为观察新型物质,包括微荷暗物质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有助解释宇宙中活动星系...
-
09-08
科技日报记者 房琳琳 实习记者 钟建丽 赵博元
写稿机器人、智能翻译机、媒体大脑、虚拟主播……当前,人工智能已被应用于国际传播的方方面面,并使国际传播内容生产不断精准化与智能化。
首届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现场。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钟建丽...
-
09-08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研究人员设计出由最小纳米管组成的无泄漏管道,可自我组装和自我修复,且可将自己连接到不同的生物结构,这是创建纳米管网络的重要一步,该网络将来有望用于向人体中的靶细胞提供专门的药物、蛋白质...
-
09-02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全新、快速、有效的方法,用于在实验室中生产抗癌免疫细胞。这一研究或有助于将免疫细胞治疗从昂贵的小众方法扩展到广泛适用的领域。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这项成果,是已知的在实...
-
08-29
韦布的近红外光谱仪于2022年7月10日捕获的热气巨行星WASP-39 b的透射光谱揭示了太阳系外行星中存在二氧化碳的第一个明确证据。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详细的系外行星透射光谱,涵盖了3到5.5微米之间的波长。图片来源:NASA官网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
08-26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在基于硅的三量子位量子计算系统内演示了纠错,朝着大规模量子计算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实现实用型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拥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