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点评:
,表情 同步到新浪微博 提交,贝爽
,
,
,发私信,当月热门文章,
- 巨量模型时代,浪潮不做旁观者:2457亿,打造全球最大中文语言模型
- 爱数智慧CEO张晴晴:基于”情感“的人机交互,要从底层数据开始
-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谈CNCC:中国计算机学者的坚守与传承
- 4K葫芦娃重生的秘密,藏在火山引擎里
- 百度吴甜:首席AI架构师培养计划持续为行业输送高端复合型AI人才
,
编者按:2021年9月16日,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博览会(AIExpo2021)在苏州开幕。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高峰论坛上,升腾战略与生态发展副总裁刘鑫,百度智能驾驶资深专家宋德王,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胡国平,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亮,商汤研究院执行研究总监颜深根,360AI首席科学家邓亚峰,小米集团技术委副秘书长周珏嘉,旷视高级副总裁毛颖汇报了基础软硬件、自动驾驶、智能语音、惠普金融、智能视觉、安全大脑、智能家居、视频感知8个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进展情况。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延峰主持本次论坛。
华为刘鑫:“一平台两生态”推动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
华为升腾战略与生态发展副总裁刘鑫汇报了基础软硬件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刘鑫首先回顾了整个升腾计算产业的发展历程:华为在2018年首发升腾310推理芯片;2019年创建基础软硬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获得科技部授牌,2020年至今开源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全部软件平台以及一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升腾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AI处理器、服务器硬件、芯片使能软件、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和应用使能平台MindX,从基础软件到应用实现了全覆盖。
刘鑫表示,基础软硬件开放创新平台既能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充沛的算力,也能不断深耕和优化底层技术。目前,基于该创新平台已形成技术和商业两大生态。
其中,技术生态建设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构建,华为已启动升腾“众智”计划,预计年底将完成超过1000个算子、700个模型及30多个面向行业的参考设计。
二是科研创新。与知名研究机构、企业建立研发关系,加强自然语言处理、CV大模型等重点方向的研究。刘鑫表示,我们认为通用的大模型将取代无数个专用的小模型,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已计划与鹏城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合作将成果赋能产业。
三是人才生态的建设。2020年启动产学协同人才培养计划,与国内高校合作推进升腾芯片在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参与教育部牵头的青年科技比赛,
四是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并基础层面贡献包括性能,测试,安全等维度的行业标准。
在商业生态方面,刘鑫介绍了5大技术平台: AI计算中心基础平台、AI数据中心训练、AI数据中心推理、AI异常检测、5AI区域感知。其中重点介绍了AI计算中心基础平台及相关工作。
在他看来,一款真正的高性能芯片,应该关注软件层面能否发挥全部算力,并支持更多行业应用。 在产业层面上,华为借助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八大重点行业展开布局获得不错的工作成果,如与武汉合作开启了“一中心四平台”的新模式;打造鹏城云脑Ⅱ,三项测试获得世界榜单第一。
百度宋德王:“安全第一”是智能驾驶平台的核心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智能网联资深专家宋德王汇报了智能驾驶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成果。
百度在2013年布局智能驾驶,2017年开源开放创新平台,并获得科技部首批授牌。宋德王表示,截止今年4月份,百度智能驾驶创新平台已迭代9个版本;开源代码超过70万行,使用者约6500万人,覆盖97个国家,包括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涵盖国内外200多所高校,300多家企业,其中深度合作的车企50多家,建立生态合作关系的车企215家。
宋德王从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两个方面介绍了智能驾驶开放平台的发展情况。在技术研发方面,百度坚持全栈可控的技术路线,从2013年至今已投入了几百亿的资金优化平台框架、硬件设备、软件模块以及云端服务,目前已经获得了如下成果:
-
智能驾驶专利数全球第四、国内第一。
-
单车智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全球范围内已部署 500 多辆自动驾驶汽车
-
在已知的不安全场景下,提出车路协同、5G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
首批获得主要城市自动驾驶测试资质,用户体验超40万人次,综合评分4.9。
在产业方面,根据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的需求开发了4个板块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地图和ACU硬件计算平台。具体成果有:
-
智能座舱系统合作品牌90多个,合作车型800款,搭载量超过18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名。
-
智能地图,尤其是高精度的地图规划已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
智能驾驶从Apollo1.0版发展到6.0版,真正实现了无人驾驶,为行业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代码。
-
8年时间开发出6代智能车型,功能配置不断升级,初步具备了5G延伸驾驶能力。
-
在30个城市开展规模化的测试和试运营,国内29个,美国加州1个。
最后宋德王谈到自动驾驶研发的基本原则,他表示百度始终将安全放在平台研发的首位,目前已在系统设计、车辆研发、信息安全,道路安全四个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前沿探索,并为行业委员会贡献了重要的行业标准。
科大讯飞胡国平:用AI语音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汇报了智能语音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胡国平表示,科大讯飞一直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赋能。截至目前,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已对外开放437项AI能力及语音技术,开发123万款相关应用,累计支持超过35亿终端,链接超365万生态合作伙伴。
科大讯飞的技术能力早已经从智能语音范畴扩展到图像技术领域。胡国平表示科大讯飞过去3年在语音识别领域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相关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包括声音定位、语音检测、语音识别、复杂场景下的语音分离等。在今年的国际多通道语音识别大赛CHiME-6中,科大讯飞连续第三年斩获冠军,将语音识别错误率从CHiME-5的46.1%降低到了30.5%。
在产业生态方面,胡国平表示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开展二次创新和开发。例如外卖小程序的应用,企业在小程序上开设订单播报功能,可以减少时间成本,优化物流配送。 与之类似的还有大屏调度、工业巡检,智能客服、语音自动拨号、AUI人机交互等应用方向。他表示智能语音平台有400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企业二次创新,目前已与33万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除了开放创新平台之外,科大讯飞还创建了人工智能专业学习平台AI大学堂、人工智能竞赛平台,全球开发者大会,吸引更多的创业团队参与产业生态圈建设中。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倡导的国产自主可控平台建设,胡国平透露目前正与华为合作努力推进基础设施产品、智能终端的国产化,实现整个国家平台的安全可控。
平安集团徐亮:AI让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普惠”
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亮汇报了普惠金融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徐亮从当前国内金融服务的特点和难点出发,介绍了平安集团基于开放创新平台所做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金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内的金融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严重失衡问题。徐亮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银行主要通过手机APP提供金融业务,而整个国家有2亿多人没有银行帐户,尤其是71%生活在农村的人。二是中小微企业只有20%有机会获得贷款。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出现严重失衡会导致整体的运营和风控的成本非常高。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徐亮表示,惠普金融开放平台和AI技术一方面可以赋能中小银行发现并改进失衡地区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化的数据和技术有助于优化风险防控机制。另外,AI通过流程自动化和系统化的方法也可以降低运营的成本。具体措施如下:
-
开源研发算法和技术嵌入到中小银行的具体业务,帮助偏远地区以轻量级、低成本的方式享受到国际级金融服务。
-
利用知识图谱加快AI和金融产业的融合。
-
培养既懂金融,又懂AI的高端跨学科人才
在生态建设方面,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人工智能研究院正面向普惠金融典型应用场景端到端解决方案,打造典型应用示范,构建完善的开放服务和标准体系,引入科技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目前已与平安科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共建开放创新生态圈,推动普惠金融产业智能化升级。
商汤颜深根: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商汤研究院执行研究总监颜深根汇报了智能视觉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成果。
颜深根介绍了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初期的目标和任务,并以此展示了目前平台在技术研发、生态建设以及产业应用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商汤于2018年入选新一代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其目标如下:
第一,通过操作系统、训练系统以及工具链支持上层AI应用。
第二,通过共性技术实现产业的赋能。
第三,通过开源开放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在过去3年,商汤在技术方面打造了国产AI训练平台和算力平台以及算法模型工具链。在产业落地方面,面向各行各业打造了通用模型生态平台,该平台目前发布了超过1万7千个模型,可以支持业界最大模型的训练,也可以支持超过11款国产云端芯片。在生态方面,参与并定制国际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共享学术上成果和核心代码库,坚持开源开放。
在学术研究方面,AI视觉相关论文发表600多篇,超过微软、谷歌在全球范围内位列第一;AI专利申请超过8千项,海外知识产权超过50%;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实验室和研发机构,以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产学研发展。
截止2020年,已与超过50家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南洋理工、香港中文大学等。此外,今年商汤还联合上海交大共同发布AI可持续发展的白皮书,提出以人为本,共享惠民,融合发展和科研创新的价值观,为解决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路。
360集团邓亚峰:从技术到应用,AI安全都是重中之重
360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邓亚峰汇报了安全大脑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邓亚峰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方面面临三项安全风险:一是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二是人工智能安全应用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人工智能安全创新意识和环境相对滞后。基于安全大脑国家开放创新平台,他提出了用人工智能赋能安全的解决思路,包括;
-
研究AI系统本身的安全,例如芯片系统、框架算法、安全大数据等,尤其是数据安全需要将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再用于后续研究。
-
关注AI赋能安全研究,例如漏洞挖掘,恶意代码识别之类的研究。
-
创建开放社区,将数据模型知识库、云代码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行业内从数据到应用的全流通。
-
组织AI安全竞赛和科研项目,提供AI算法和算力支撑上层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安全生态。
360集团于2019年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20年获得科技部创新经费支持。邓亚峰从AI安全框架、模型与数据、AI基础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平台近三年来在技术和行业应用方面的一些具体成果。在应用方面,360集团已经与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安防、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行业相关企业达成合作。
现阶段AI安全领域更多关注底层算法和框架,而产业层面关注较少。邓亚峰表示未来将持续开放360在AI安全服务方面的能力,加大安全大脑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和影响力,汇集更多创新资源推动行业技术和产业变革。
小米周珏嘉:开放创新平台打通智能家居全品类
小米集团技术委副秘书长周珏嘉汇报了智能家居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周珏嘉首先介绍了小米智能家居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在2018年启动之初的总体目标和规划。 小米希望3年之内智能家居平台服务能力不少于1千家企业,链接设备量不少于2亿。周珏嘉从基础服务、软件能力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平台的一些阶段性成果。
在关键技术方面,边缘检测、人体检测等视觉技术达到业内领先水平;自研分布式算法可同时支持多款设备唤醒,成功率达98%。首创语音认证系统,支持小米以及生态链多个平台的认证和测试,推动了两项国家标准,两项行业标准和四项团队标准;首创多场景深度语音交互算法,95%准确率达业内最高水平。开源自研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可面对多场景实现计算引擎加速,满足低功耗、低延迟、高性能的能力需求。
在基础设施方面,小米基于智能语音创新平台打造的AI云服务、AI开放平台、AOT开放平台等子平台,实现了智能家居全品类,帮助近400家企业和超1万名开发者接入和推广应用。此外,小米首次推出《物联网产品安全基线》白皮书,涵盖硬件安全、嵌入式安全、通用系统安全、通讯安全、安全移动端安全、隐私合规等14个领域200个安全规范通过了金融级的安全认证。
周珏嘉表示因为多平台建设的开放性和多项关键性技术,小米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短时间内搭建新冠知识图谱,为疫情防控提供语音助手服务;结合视觉技术与红外线体温检测,打造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口罩等。
旷视毛颖:打造基础、平台与应用一体化AI生产力平台
旷视高级副总裁毛颖汇报了图像感知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的工作情况。
毛颖表示图像感知国家开放创新平台是一个开箱即用,实现基础、平台与应用一体化的AI生产力平台,并且其平台能力全部来自于旷视近10年来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技术积累。
旷视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于去年3月份开源,毛颖从基础层、能力层和应用端等维度介绍了MegEngine的平台特点和能力。
基础层:集成了旷视核心算法,算力,数据自动管理工具和芯片能力。
能力层,提供了几十类的通用算法,以及数以百计的高精度算法,赋能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
在应用端,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MegEngine是首个支持动态图形优化的开源框架,为训练这个大模型,尤其是图像识别领域的大模型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和高校大大降低模型训练过程中的硬件消耗。
2021全球智博会官网:https://www.ai-expo.org.cn
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