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苏菁菁

11月上旬,CIIE中国国际数字文创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亮相。本次CIIE中国国际数字文创展汇集了众多数字文创与数字藏品项目。展会上还发布了《这就是中国》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数字共创计划,旨在将中华文明与故事以全新的数字IP形态呈现给海内外受众。

近年来,文创产业与科技同频共振、互相驱动,释放出巨大的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

科技支持,让文创的想象力落地

曾经,文创产品大多是实体化、实物型的产品。随着科技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创产品也借助数字技术拓宽了边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表达形式。

“新文创的本质是以文化版权为核心,串联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生活,整合数字技术与文化生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说,“新文创的概念提出至今,已经有了很多成果,多家公司都在深化与传统文化机构的合作。”

今年6月,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腾讯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五洲传播中心等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推出“数字长城”项目。据腾讯“数字长城”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首次通过多种游戏技术,实现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通过“云游长城”小程序,用户通过手机就能立即“穿越”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游戏技术团队通过扫描重建技术、PCG程序化生成技术、游戏引擎及自研的云游戏技术,高精度还原长城现状,让用户在手机上也能欣赏3A级的视觉和互动效果。”“数字长城”项目负责人说。

博物馆产品的数字化与线上博物馆也是“文创+科技”典型融合。“这种形式将古代优秀文化创造性继承下来,让我们能够零距离、360度地观看文物,感受它的‘灵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翁昌寿说。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的故事也将在数字世界里重生。“数字藏经洞”项目将以毫米级精度1∶1还原物理空间中的藏经洞,再现当年万卷藏书的景象;同时也会以藏经洞重点文物为载体,通过构建故事化、可视化的数字互动场景,再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此外,文创与科技的融合还为文创产品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互动解谜游戏书《博乐·元宵行乐》,借助App与实体书籍、道具的配合,通过沉浸式的桌面游戏,让国宝级馆藏文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背后的明朝历史活了起来。

“近年来,沉浸式桌游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多地贴近青年群体。”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云说,“《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馆藏中非常重要的绘画作品,画面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宪宗所处的正是明朝中期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时期,《元宵行乐》解谜书就是将这幅以元宵节为主题的画作为引子,让读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大量明史知识。为了达到最佳用户体验,我们在与专业的解谜书团队合作的同时聘请了多位明史专家为顾问。”

“正是因为文创与科技的融合,我们才在体验文化过程中获得了新奇感、新鲜感和沉浸感,实现了创造性发展。”翁昌寿说。

科技融合,引领文创消费新业态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文创产业从供给到消费的一种协同模式。从生产端看,科技赋能下的文创产品依托大数据与平台,实现群体性生产、交互性生产与智能化生产。”向勇说,“从消费端看,数字技术让消费端多元化,出现了线下消费、线上消费,以及线下线上融合消费三种情况。”

曾经的博物馆文创的特点是场景化消费,人们在参观后产生消费冲动。随着线上消费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拥有了线上店铺。朱晓云说,“线上消费的习惯引发了博物馆文创消费的变化,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可能不一定来到了博物馆,但他们会在线上购买一些带有文化元素的商品。我们也在尝试将线上和线下进行贯通的营销模式。”朱晓云告诉记者,目前国博文创正在试运行一款DIY文创小程序,消费者可以自选图案、文字等,定制个性化服装、手袋、文具、杯子等产品。在线上下单,可以选择线上配送或在国博文创商店直接取货。

数字藏品是科技与艺术的联姻,是文创产品中一种新兴的消费品。

“目前,很多数字文创产品更关注企业用户(B端)市场,通过B端服务个人用户(C端),而数字藏品则直接服务C端。”西藏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森华说。

翁昌寿告诉记者,文创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关键。产品的设计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方式,保证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新鲜感,打破简单的IP组合与创意复制。

“现在文创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要吸引消费者,需要文创产品有足够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意化设计和可靠的质量。当然,作为博物馆,我们一方面希望通过文创产品将我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带入千家万户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希望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购买,消费者都能够透过文创产品对我们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和向往,并最终被这份向往牵引,有一天来到国家博物馆,从而形成一个文创消费与文化传播的闭环。”朱晓云说。

科技引领,助推文创高质量发展

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指出,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科技应用水平。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开发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今年6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远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文创产业而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逻辑升级。科技赋能文创并非一时热点,而是需要久久为功,以此使科技成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科技与文创的融合过程中,科技是手段,本质是文化铸魂。我们需要对时代先进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故事原型进行充分开发,保证文化产品中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品味。科技作为手段,可以形塑文化产品的具体形态与风貌。科技对文创赋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止体现在文化领域中,还体现在基于文创IP进行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中。”向勇说。

文创产品和科技的融合将会继续深入,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化出不同的形态。腾讯新文创高级研究员告诉记者,“全球都开始关注元宇宙话题的背后,其实是数字文创产业与前沿科技融合的新趋势。而AI、VR、A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具有更强沉浸式、互动性和更大信息含量的文创产品,让优秀的文化以更低的门槛走进群众生活当中。”

向勇告诉记者,未来科技引领文创高质量发展中,还需加大跨学科人才的培育,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的发展。“科技是一种偏冷的理性思维、量化思维,上下游分工明确;而文创是一种热思维、软思考,有温度和情怀,有时从创意到生产传播的环节相对模糊。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多懂这两种语言的人才。”向勇说,“同时,希望我们能涌现出更多在管理逻辑、产品逻辑与人才逻辑上真正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企业,引领国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