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极四荣耀注册《Q2347660 》将数据存储在Excel里,好处显而易见,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处理,省略了很多需要手工运算的工作。在使用函数处理数据时,函数通过引用单元格地址的方式引用单元格内的数据。
Excel默认使用“A1”引用样式,这是一种以字母为列号、数字为行号的引用样式,我们可以把Excel的列号看作“经度”、行号看作“纬度”,通过“经纬度”在Excel表内确定一个唯一的点,即单元格。例如单元格“C5”表示C列与第5行交点的单元格。
在描述单元格区域时,无极四注册可以将该区域的起点与终点单元格使用“:”(半角冒号)连接起来,表示以起点单元格为左上角、终点单元格为右下角的矩形范围,如果起点单元格位于终点单元格的右侧或下方,Excel将做自动修正。例如,单元格区域“A1:C2”表示以A1单元格为左上角、C2单元格为右下角的矩形范围,包含“A1”、“A2”、“B1”、“B2”、“C1”、“C2”6个单元格。公式“=SUM(A1:C2)”表示将这6个单元格求和。而如果输入“=SUM(A2:C1)”,公式将被自动修正为“=SUM(A1:C2)”。 我们也经常会使用针对整行或整列的引用,例如引用“1:1”表示第1行整行、“C:C”表示C列整列、“1:10”表示第1行到第10行这10行的整行数据。 如果说函数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计算效率,那么公式的可复制性功不可没。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时,我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方法只书写一次公式,再使用拖曳的方式把公式应用到其他同类运算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这也是函数优于手工运算的根本原因之一。如图1-1所示,无极4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B3:G3)”,表示求B3到G3单元格数字之和,按下“Enter”键后点选H3单元格,并将鼠标指针悬停于H3单元格的右下角,此时鼠标指针将变为黑色十字形状,按下鼠标左键并向下拖曳至H5单元格后再放开左键,公式将被填充到H4与H5单元格内,并得到关于第4行与第5行的求和结果。

图1-1 采用拖曳填充方式,当单元格填充至H4单元格时,原公式“=SUM(B3:G3)”自动变为“=SUM(B4:G4)”从而得到第4行数据之和,这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而有这样的效果也是由于使用了相对引用。不同的引用方式,会在函数公式的复制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效果。本节将会介绍单元格的3种引用方式及常见应用。 注意:相对于“A1”引用样式,Excel还支持另外一种不常见的引用样式,即R1C1引用样式,在这种引用样式中,行号和列号均为数字,引用中R代表行号、C代表列号,例如R4C2表示第4行与第2列交点的单元格。 一、单元格相对引用 如果说“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14号”这个地址是绝对引用,则“我家隔壁”就是相对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14号”指固定的一个地方,而且是唯一的;而“我家隔壁”会随着“我家”的搬迁而变化,总是描述“隔壁”这个相对位置。 在Excel中,相对引用是针对单元格相对位置的引用,如果在公式中使用相对引用,公式一旦被拖曳复制,相对引用的地址将根据当前所在单元格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如上例图1-1所示,H3单元格内公式“=SUM(B3:G3)”中,由于使用了相对引用“B3:G3”,表示将公式所在单元格左侧的6个单元格累加,在公式被拖曳复制到H4单元格时,被自动调整为“=SUM(B4:G4)”依然表示将公式所在单元格左侧的6个单元格累加。所以,当我们希望公式拖曳复制后单元格内的引用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时,使用相对引用。 二、单元格绝对引用 绝对引用是针对单元格绝对地址的引用,这种引用不会因单元格的拖曳复制而改变,它的写法是在单元格的行列号前加“$”符号,例如“$A$1”表示对A1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如图1-2所示,原始表记载了不同型号产品的出库记录,我们希望在F4:F6区域内分别统计这3类产品的出现次数,即出库单数。这里使用了COUNTIF函数,本例中“F4”单元格公式为“=COUNTIF($C$3:$C$11,E4)”,表示在$C$3:$C$11区域内统计“E4”单元格内值的数量。

图1-2 在这个示例中,可以看到绝对引用的重要作用,如果不使用绝对引用,在F4单元格内输入公式“=COUNTIF(C3:C11,E4)”并拖曳填充至F6单元格,F6单元格内的公式将变为“=COUNTIF(C5:C13,E6)”,表示在C5:C13区域内统计E6单元格内型号的数量。我们并不希望公式这样变化,因为无论统计哪种型号的出现次数,都应该在C3:C11区域内统计,所以必须使用绝对引用“$C$3:$C$11”将这个区域“锁定”,表示拖曳复制单元格后公式中对于这个区域的引用不能改变。 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还会经常涉及一种由一个相对引用和一个绝对引用共同构成的可伸缩区域,例如“$A$1:A1”。这类引用,会随着公式所在单元格的变化扩大或缩小引用区域。如图1-3所示,在D2单元格内公式“=SUM($B$2:B2)-SUM($C$2:C2)”中,$B$2:B2区域表示从第2行到公式当前所在行的B列数据区域。例如当公式被拖曳复制到D5单元格时,无极四荣耀招商引用区域由D2单元格中的“$B$2:B2”变为“$B$2:B5”,引用的区域扩大了。

图1-3 注意:将公式中的某个引用从相对引用转变为绝对引用,可以在公式中选择该单元格引用后,按下【F4】键。如图1-4所示,选中公式中的“A1”后,按下【F4】键,“A1”转变为“$A$1”,再次按下【F4】键,转变为“A$1”,第三次按下【F4】键,会转变为“$A1”,第四次按下【F4】键,会变回为“A1”。

图1-4 三、单元格混合引用 除了相对引用(例如“A1”)、绝对引用(例如“$A$1”)外,混合引用(例如“A$1”、“$A1”)也是一类经常被使用的引用方式。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单元格的引用方式完全为公式的拖曳复制服务,如果公式不被拖曳复制,就不会涉及到引用的变化。 混合引用分为“A$1”、“$A1”两种样式,分别表示“列变行不变”与“行变列不变”。可以简单地把“$”符号看作一个锁定符号,对于引用“A$1”而言,无论我们向哪个方向拖曳复制公式,只可能带来列号的变化,而行号不会变化;而对于引用“$A1”而言,无论我们向哪个方向拖曳复制公式,只可能带来行号的变化,而列号不会变化。 由于混合引用对于行、列号分别描述是否锁定,使其适用于行、列号分别可能变化的情况,体现在公示引用中,可用于处理公式既要水平拖曳复制又要垂直拖曳复制的情况。如图1-5所示,B1:J1区域与A2:A10区域中分别记录了1~9的顺序序列,我们希望在B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后,向右、向下拖曳复制公式,通过对这两个顺序序列相乘的方式,将B2:J10区域填充为“九九乘法表”的结果集。

图1-5 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2*B$1”,向右拖曳复制至J2单元格,此时B2:J2区域为选中状态,再将这个区域向下拖曳复制至表格第10行,完成计算。 对于公式“=$A2*B$1”而言,“$A2”是对垂直1~9顺序序列的引用,而这个垂直顺序序列只存在于A列中,不能让引用变为其他列,所以在“A”前加“$”;“B$1”是对水平1~9顺序序列的引用,而这个水平顺序序列只存在于第1行,不能让引用变为其他行,所以在“1”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