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全国唯一国家级林草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资源13.7万份,自主选育出世界第一大人工林树种杨树新品种50余个,低覆盖度治沙造林理论与技术模式降低固沙造林成本40%以上……这一组组数据,展现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十年来,瞄准林草领域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踔厉奋发,守正创新,用源源不断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10年来,中国林科院积极发挥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在重要政策法规制定、重要文件起草发布、重要区域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领域积极做好科技咨询服务,发挥了智力支撑作用。

在广西龙胜、罗城,贵州荔波、独山等地,中国林科院除了设立科研专项之外,还派遣专家开展良种选育、栽培技术提升、精深加工高效利用等科技帮扶工作。并组织科技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为全国林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碳汇研究院,研究开发了全国首个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成为目前指导国内碳市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指导性方法学。主持编制的历年中国LULUCF温室气体排放源与吸收汇评估清单结果及相关数据,为中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履约提供了权威科学依据。

为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关键环节,中国林科院开展我国五大主要造林树种和三大经济林树种的新品种良种创新研究,在世界上率先绘制出落叶松、核桃、油茶和杜仲等树种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挖掘出调控木材形成及油脂、淀粉和杜仲胶等合成的关键基因,研发出云杉、楸树等高效体胚繁育技术,育成了杨树、桉树、核桃、油茶、杜仲等主要林木全国同期60%的重大新品种,涵盖90%以上百万亩推广品种。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林草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资源13.7万份。自主选育出世界第一大人工林树种杨树新品种50余个,并创制出世界首例转多基因杨树“多抗杨”等抗逆新品种,成果在20个省(区、市)推广应用2000余万亩,使得杨树在干旱盐碱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保存率提高20%以上。

转基因多抗杨辽宁锦州试验林。中国林科院供图

10年来,中国林科院追求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聚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系列人工林培育与森林经营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

牵头以南方典型松、杉、桉低效人工纯林和低质次生林为对象,发展了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增汇技术,成功解决低效人工林经营出现的地力衰退和长期生产力下降的问题。突破主要速生用材大径材培育技术,提出了无节材培育的模型化技术,研制了多种大径材高效经营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杉木等主要速生用材大径材出材率提高15%以上,蓄积量提高18%以上,为缓解我国大径级木材长期供给不足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径材培育人工林。中国林科院供图

“绿色卫士”,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0年来,中国林科院重点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领域,积极服务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为我国典型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揭榜挂帅”项目研究,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突破了退化天然林的结构调整与定向恢复、空间经营优化与景观恢复等技术,在主要天然林类型9个省区推广应用255万亩,林分生产力和固碳量提高10%以上,物种多样性从20%提高到35%,水土流失减少30%以上。研发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443.5万亩,增加产值215260万元,优化模式的应用可削减径流61.2%—77.4%,减少土壤流失量47.5%—66.3%,与传统种植类型相比减少年土壤侵蚀量90%以上。

牵头开展了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沙漠、沙地和戈壁)分布区域、类型分异和结构特征的综合系统研究,完成《中国沙漠志》编撰,填补了国内外荒漠研究领域志书编写的空白。提出低覆盖度治沙造林理论与技术模式,降低固沙造林成本40%以上,推广面积6240万亩。

编制了中国首个湿地行业标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和《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规范了全国近900个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利用“生态单元”恢复滩涂湿地技术成为国内首创,支撑了“十三五”期间5万亩滨海湿地的功能恢复与提升。提出沿海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的综合修复技术,为全国80%红树林湿地恢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研发的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综合防控技术先后在全国6个省推广应用,减少死树216.78万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14亿元,实现了2021年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首次实现“双下降”。

此外,10年来,中国林科院还围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在国家公园调查、智慧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价值核算、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基于生物生境完整性、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物种迁徙路径完整性、水系连通完整性、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性等视角的中国国家公园完整性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为《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政策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先后与湖北、海南等地共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等合作平台,持续发挥着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绿色卫士”作用。

攻克难关,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林草资源低碳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10年来,中国林科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破解绿色产业发展难题。

突破了高性能木质重组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创制了大规格重组木和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木钢和竹钢两大系列产品,“比强度”是普通碳素结构钢材的5倍,平均生产能耗是钢材的1/30、水泥的1/5,保温效果是混凝土的10倍,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建筑、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实现了以我国人工速生林木/竹材等低质、小径级生物质资源制造高性能大规格材料的突破。

竹钢。中国林科院供图

攻克了新型无醛木质材料连续化制造关键技术,填补了无醛纤维板和无醛刨花板大规模连续化制造的国内外空白,已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山东等我国人造板主产区和龙头企业推广。

突破了植物纤维高效率清洁定向解离关键技术与装备,生物质碳利用率提高15%,成套技术装备已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了我国大量低质混合木材无法制备高质量纸浆的技术难题。

创新了气氛介导大孔容磷酸活性炭绿色制造关键技术,能耗降低20%,创制出汽车燃油挥发控制系统用活性炭,在国产汽车中应用率≥90%。改变了传统的活化方式,水蒸气梯级活化定向孔结构调控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储能、催化、燃油控制等高精尖活性炭依赖进口的难题。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著名林学家梁希描绘的愿景已然变成了美好现实。在新征程上,中国林科院将接力前行,奋力谱写“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壮美篇章。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